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来自《长恨歌》的空前诱惑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长恨歌》多重现代表现的形象突围

  在没有《长恨歌》前,西安此前种种仿唐舞基本上是宴宾舞蹈。剧场很小,灯光、舞美等都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出都有稳定的游客为观众,没有市场压力,也就没有了改进的积极性。而《长恨歌》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旧模式,为市场注入了活力。

  “《长恨歌》由国内多位著名舞蹈、舞剧表演艺术家参与创作,由200多名专业歌舞 演员共同演绎,还首次引入了战马参与演出,借助西北最大的水上多维舞台,同时,我们将所有建筑全部安装了动感彩灯、景观灯和彩色射灯,并推出了亚洲惟一的20×9米全天候折叠式全色真彩LED软屏和国内首创户外演出设施全隐蔽式设计,打造出了国内惟一的真山真水真历史的户外大型情景舞剧。”陕旅集团办公室主任王汉琳介绍说,“这足以说明在创作上,我们对于舞美、音乐、灯光等效果的重视。”

  包括创作、整体包装、推广营销在内,共斥资5000多万元打造出的《长恨歌》,从创作体制到表现形式都显得先声夺人,大规模地创作和推广过程,更使它形成了堪与《云南映象》相比的演出规模和知名度,堪称陕西文化演出市场上的一次突围。“它展示了陕西舞台剧最为豪华和完美的阵容。”

  在艺术表现形式实现突破之外,来自包装、推广和创作机制等方面的突破也使这部作品的成功具备了必然性。

  “《云南映象》是先有了这个作品,而后成立了推广公司,并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高素质的表演、舞美和音乐人才,优化、整合资源,经过精细的包装、推广和营销创造了广泛的知名度。《风中少林》已经与美国签了两年800场的演出合同,甘肃的《大梦敦煌》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巡演。”西安市旅游咨询委专家少樊说,“人才、题材和资金,是一个优秀文化品牌诞生的重要因素。陕西并不缺少众多可供挖掘的文化题材,也不缺乏创作人才,最为缺少的是资本运作的多元思路和精通对文化品牌进行包装、营销推广的专业人才。而这些要素,《长恨歌》无不具备。”

  据陕旅集团透露,在经过省内、国内市场的检验后,该集团将向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市场包装、推介这部大戏。

  《长恨歌》真山真水真历史的文化突围

  “震撼!大气!这部舞剧不同于陕西以往的任何唐乐舞题材作品,也不同于《大梦敦煌》、《风中少林》和《云南映象》,有它的不可复制性和广阔空间。”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家声在现场高声赞叹。不仅张家声,几乎所有观众都被投射在背景山峰上的“长恨歌”巨型字幕和辟水而出的多维舞台所震撼。

  “斯山为大幕,斯水作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这部 “真山真水真历史”情景舞剧的总策划、陕西旅游集团总经理张小可如此解读其艺术特点和创意。早在两年前,张小可已开始酝酿要依托华清池打造一台前所未有的大型舞剧。“一定要具备惟一性、震撼性、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等多重属性,让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围绕这一要求,创作者们借鉴了《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成功作品的艺术元素,继承“唐乐舞”的艺术特点,历时一年,创作出了这部恢弘大戏。

  “事实上,陕西是最早依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挖掘、创作旅游文化产品的省份之一。”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陈维亚说。早在1988年,一部名为《仿唐乐舞》的舞台剧在陕西面世,这也是中国艺术家挖掘历史题材乐舞的开山之作。时至今日,不仅《仿唐乐舞》的舞蹈编排、表现手段几无改变,此后推出的《大唐华章》、《梦回大唐》都没能跳出仿唐乐舞的套路。

  与此前陕西的多台“唐乐舞”题材舞剧不同,《长恨歌》的突破在于跳出室内舞台剧的窠臼,将舞台搬入山水间,为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这场演出以“长恨歌”为主题,大写意地将李、杨爱情留给人们印象中的悲剧情节、民族风情、梨园百戏、贵妃醉酒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于山水,成功诠释了舞剧与山水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与同被称为“山水实景演出”的《印象?刘三姐》的素材取自民间传说亦有不同,这部戏的惟一性还在于“真历史”。12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曾在这台舞剧的演出地真实发生。这不能不让观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慨万千。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