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由‘大’变‘强’虽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有质的差别。”日前,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浙江宁波举办的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我国旅游业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从产业发展角度讲,需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建立规范有序的 旅游市场,加快建设一批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其中旅游设施建设直接与旅游投资相关。
据了解,尽管我国现有的旅游统计体系尚未完整建立,但根据对星级宾馆、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也就是通常说的狭义旅游业)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2005年我国旅游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在这1500多亿元的旅游投资中,针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占到了六成左右,投资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一部分省份。且区域集中趋势明显,2003~2005年,旅游投资总额居前五位的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目前,“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投资主体,政府投资仍发挥重要作用”。
邵琪伟向旅游投资商们介绍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投资的若干重点。
重点一:旅游度假产品。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700美元,沿海发达地区多数已超过3000美元,如上海达到6400美元,宁波达到4800美元。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需求将进入大众化时期,旅游度假市场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滨海旅游、湖泊旅游、温泉旅游、康体旅游等度假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这些产品对投资的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度增长,这些领域可成为旅游投资者选择的重要方向”。
重点二:生态旅游项目。“生态旅游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作为一种关爱自然、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具有长期的、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介绍,除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之外,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区、武陵山生态旅游区(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武夷山生态旅游区(闽赣)、四川黄龙九寨生态旅游区、四川卧龙生态旅游区、河南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贵州赤水河生态旅游区(包括四川泸州、重庆綦江及万盛)、贵州六盘水生态旅游区、广西十万大山生态旅游区、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吉林长白山生态旅游区、黑龙江扎龙生态旅游区、山东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江西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等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投资。
重点三:乡村旅游项目。今后一个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开发、民族民居旅游开发、草原牧场旅游、“农家乐”、高科技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以及以乡村风光为背景的会议度假区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将是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投资方向。
据了解,尽管我国现有的旅游统计体系尚未完整建立,但根据对星级宾馆、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也就是通常说的狭义旅游业)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2005年我国旅游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在这1500多亿元的旅游投资中,针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占到了六成左右,投资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一部分省份。且区域集中趋势明显,2003~2005年,旅游投资总额居前五位的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目前,“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投资主体,政府投资仍发挥重要作用”。
邵琪伟向旅游投资商们介绍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投资的若干重点。
重点一:旅游度假产品。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700美元,沿海发达地区多数已超过3000美元,如上海达到6400美元,宁波达到4800美元。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需求将进入大众化时期,旅游度假市场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滨海旅游、湖泊旅游、温泉旅游、康体旅游等度假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这些产品对投资的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度增长,这些领域可成为旅游投资者选择的重要方向”。
重点二:生态旅游项目。“生态旅游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作为一种关爱自然、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具有长期的、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介绍,除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之外,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区、武陵山生态旅游区(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武夷山生态旅游区(闽赣)、四川黄龙九寨生态旅游区、四川卧龙生态旅游区、河南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贵州赤水河生态旅游区(包括四川泸州、重庆綦江及万盛)、贵州六盘水生态旅游区、广西十万大山生态旅游区、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吉林长白山生态旅游区、黑龙江扎龙生态旅游区、山东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江西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等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投资。
重点三:乡村旅游项目。今后一个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开发、民族民居旅游开发、草原牧场旅游、“农家乐”、高科技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以及以乡村风光为背景的会议度假区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将是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投资方向。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