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悲怆的K2(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
摄影/阿克布
作者:蒋玲
(这是一座登山家们梦想攀登的山,对于真正
  作者:
[字体: ]
  五、C42002年7月21日夜海拔7900米

  悲喜交加的情绪在队员中间渐渐散去,裹着睡袋用雪杖顶着帐篷,回忆着这一天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有过十几次攀登八千米高峰的经历,像今天这种找不到帐篷的情况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发生。

  次仁多吉把煮好的热水递到队员的手里,如释重负地微笑着说:“今天咱们差点喝不上热的。”此时大本营呼叫,寻问队员情况。平静下来的队员们,听到队长桑珠的声音,回想起在部在8410米的瓶子颈处看顶峰时的情景,那时只觉得登顶咫尺可及,回想起来,前面的努力让坏天气毁于一旦,更觉得可惜。

  但到此时,队员们依旧没有脱险,对于攀登来说,他们只走完了一半,而到撤回大本营,是另一半。可眼下队员们的状况都很不好。近二十个小时的空腹,并没有刺激边巴扎西的食欲,对于他来说进食就意味着呕吐,而这种状况在他身上是平生第一次出现。仁那则感到从脚到上肢全是麻木的,而且视力衰退得厉害,路上看东西一阵一阵的视线模糊,其呼吸声听上去格外粗重,总出现一种快憋死的感觉,他总需要不自觉的坐起来,努力的大喘几下,让呼吸变得顺畅。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受,他此刻的惟一愿望就是尽快结束这次攀登。

  六、C2—C1房顶烟囱(冰壁和冰岩混合地形)2002年7月22日海拔7900米

  噩梦从不会轻易放弃制造恐惧,何况是在K2这样一座残暴的山峰上。由于下撤心切,

  即使是在与腰齐深的雪地里行走,从C4到能C3再到C2,队员们只留停补充水份的十几分钟,就继续启程。

  在坏天气里,黑金字塔上的冰雪地形就是噩梦。

  这个著名的“房顶烟囱”地段是一个呈接近90度,高5米的冰雪岩混合地形,极为险峻,攀登和下撤都需要过硬的技术和集中全部注意力,不能有一点闪失。可噩梦没有结束,悲剧无法逃避。

  一个身着红色ozark羽绒服的,有着强壮的体格身高1。86m,体重96公斤的人,让我们最后再回味一下他那张和善友好的面孔。这个名为capt。MuhammadIqbal(穆罕默德。阿巴)的正连级军官,担任本次攀登的联络官。另外两个巴基斯坦联络官,因为感到身体不适,在到达海拔5320米的ABC之后,就纷纷下撤到大本营。作为巴方队员只剩下这位现年38岁,已经是5个孩子的爸爸的阿巴。攀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军事任务,更是一种满足欲望的快感,在此次攀登之前,他曾攀登过珠峰,到达8300米的高度。

  可连他自己也没料到,回归他热爱着的雪山,这一天如此突如其来,甚至还没来得及给他五个月的小儿子起好名字。而这一切都缘于他操作上的一个闪失。

  C2到C1是由本次攀登的日本队员修的路,用的是一根白色的直径8mm的修路绳,而旁边的一根同样为白色的修路绳,是若干年前一支日本队攀登时留下的,已有磨损。攀登时,所有的队员都谨慎地选择那根新绳子,避免失误。

  而阿巴选择的恰恰是其他人怕选错的那根直径为8mm的旧绳子,而由于恐惧与紧张,下降动作又严重变形,原本绳子不应受力,可他却把全部的重量集中在绳子上,在猛烈在震荡中,绳子“咔”的断作两截,阿巴紧紧攥着脱节的那段绳子,从海拔6700米左右的地方坠入5300米的大本营。

  正在向C2攀登的英国队在途中看到了这一情景,还以为是云中滑过了一只红色的老鹰。而阿巴在自由落体一千多米之后,触地后的状况惨不忍睹,事后为他收尸时,发现连眼珠和头盖骨都不知去向了。

  次仁多吉当时已经下撤到房顶烟囱下几米处,他通过阿巴滑坠时背包外的充气垫判断出他的身份,立刻向大本营报告,“我们的联络官滑坠身亡。”站在陡坡上,想起刚刚眼前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觉得害怕,再看上方的路绳,越看越觉得细。

  在此之前正要下撤的边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一个团队的高山协作拽着绳子,冲着他大声音嚷嚷:“JustMoment!(等等)”,边巴火了,心想你想要上,我就要下。回头对洛则说,“不管他的,我们下”。可到路线跟前边巴才发现,那根旧绳子已经断了。下面的协作人员又大声问:“你前面有几个人?下去的有谁?”边巴说:“前面的是次仁多吉队长”,“还有谁?”“我们的联络官。”“你们的联络官死了。”

  接着仁那和三个协作从边巴那得知联络官“走”了。

  十几分钟前阿巴还给普布顿珠提了提羽绒服的拉链,刚刚还是一副活生生的面孔,可现在必需得接受他死亡的事实,普布顿珠突然觉得四肢无力,双膝跪地,哆嗦不止。

  大本营的气氛又开始进入紧张状态,所有的队都在注视着这一高度队员的动作。其中美国队的一名队员,目睹这一惨状,转身回到帐篷里收拾背包,他告诉队友:“我家里有妻子、女儿、儿子,他们需要我。我不登了。”说完,打好背包就回去了。

  仁那将直径8mm的红色修路绳架好,让学生们不要怕,按正确的方法下撤。等三个协作都下撤到安全地带之后,仁那最后一个下撤。正往上攀登的那队英国人和后面的西班牙团队,看到中国队都下撤了,又回想起刚发生的血腥镜头,当机立断地下撤了。他们说:“中国队这次都没戏了,我们更没戏了。”

  讲到这里突然让我联想到了哈斯顿的一句话:“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七、从C1—ABC—BC2002年7月22日21:00海拔6080米—5320米—5100米

  当晚中国队全体队员连同三名协作回到BC。得到中国队安全撤回大本营的消息,外国队的队员纷纷跑到中国队的帐篷里祝贺。虽然攀登的最后高度离顶峰还有201米,但大本营所有的人仍然充满敬佩地昂望这些高山英雄们,他们说,“中国西藏十四座探险队不愧为最强的登山队,换了任何一个队遇上今天这种情况都回不来了。”

  而我们的十四座队员们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重创之后,表情平静得甚至有些呆滞,没有多的语言,对他们来说大脑的疲乏胜过了身体的疲劳。此时能安静地坐在一个踏实的地方是何等惬意。

  八、尾声

  夜幕降临,K2峰,像是在上演怀旧的黑白影片,一幕幕攀登时的镜头,伴着人们的回忆与幻想若隐若现地闪回,最后终于隐褪进纷飞的大雪中。

  攀登日程:

  SUMMIT:海拔8611米

  2002年7月21日瓶子颈部:海拔8410米,这是攀登的第二个鬼门关。在积雪上呆了七个多小时,整整做了14个小时地生死较量,最终一个“黄色”的发现,脱险。

  2002年7月20日CAMP4:海拔7900米

  2002年7月17日CAMP3:海拔7480米

  2002年6月11日CAMP2:海拔6700米,从C1至C2地段是攀登K2的第一个鬼门关,

  2002年6月9日CAMP1:海拔6080米

  2002年6月4日ABC海拔5320米

  2002年6月4日BC海拔5100米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