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日期:2007-06-01] 来源:时尚旅游  作者: [字体: ]
洗车河_靠山吃山,靠水吃水_乐途旅游网

洗车河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洗车河古镇昔日的辉煌就是靠水因商而兴的。沿着老街向北,通过一条青石砌成的小桥,到达古镇最北边的胡家码头。当时,水路运来的货物从这里卸下被运到胡家大院,当地盛产的桐油与土产也在此地上船,顺水运到常德与武汉等地。世事沧桑,昔日的码头早已废弃多年,但从四周河坝上还可以看到过去用来系船缆的石块,上面被岁月磨砺得十分光滑,见证了老 码头的过去。

  洗车河古镇老码头清末民初的繁荣盛景与眼下寂寥的情形反差强烈。从地理上,洗车河古镇老码头是龙山地区惟一的水码头,顺流而下是一个叫隆头的地方,从隆头经保靖、王村、罗依溪,至阮陵进入沅水,从沅水可至洞庭湖,直达长江沿岸武汉、上海等大都市。当时这是一条武陵山区通往长江最为便捷的黄金水道。当时,河水水势要比现在大许多倍,如今,由于水土流失,毁林开垦,原先的生态系统已经破坏,河流只有涓涓细流。那时水流湍急,码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从酉水、隆头来的船每天都有十多条在此靠岸,最多时有几十条各式船只在此停靠,上水来的船只带来食盐与日杂百货;下水则送出当地盛产的桐油、茶油、生漆、五倍子、药材等山货。

  船夫与水手曾经是古镇的主角,他们唱着悠扬的船工号子,优雅地将船驶入码头。货物装卸完毕后,华灯初上登岸,喝上几盅热酒,或者,带上银两,去河旁的吊脚楼找自己喜爱的烟花女子,一切都像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里所描绘的一样。

  洗车河的繁盛与兴衰不知上演了多少场人间的悲喜剧。在洗车河昔日的商贸活动中,桐油与五倍子等山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桐油广泛应用于化工、造船、印刷、医疗等领域。洗车河流域种植油桐的历史由来已久,至今,此地还流传这样的古训:“家有千树桐,永世不穷。”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对桐油的用量大增,由此带动洗车河流域油桐大面积的种植与加工。据有关统计,在清末民初年输出量在25000桶(每桶约140斤)左右。洗车河码头可以说是武陵山区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油码头”。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