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王宇衡 摄
63年前,美国援华飞行员汉克斯进入怒江大峡谷,寻找坠机失踪的战友福克斯未果;10年前,80高龄的汉克斯再次深入怒江大峡谷,本报总编辑刘祖武当年陪同汉克斯深入高黎贡山,与汉克斯一起找到了福克斯驾驶的中国航空公司那架C-53飞机残骸,实现了汉克斯尘封多年的夙愿,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友谊,传为佳话。10年过去了,已经90岁高龄的汉克斯昨日再次来到云南,即便拄着拐杖,但满脸笑容的老人依然执着地希望,要第三次走进怒江,去看看那架C-53飞机。
汉克斯:“我又回来了!”
昨日下午2时30分,当汉克斯见到等在机场出口的云南朋友时,激动不已,上前与朋友们热情拥抱。也是在10年前,同样的场景,刘祖武当年在机场见到了他,并祝他身体健康、寻找成功,当时,80岁的汉克斯激动地说:“50年来,我一直锻炼身体,就为了这一天。”10年过去了,已经90高龄的老人已经拄上拐杖,衰老了许多,不过他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透出重返故地的兴奋,他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回来了!”
远涉深山找到飞机残骸
63年前,远在美国的汉克斯听说在“驼峰”航线上飞行的好友福克斯失踪后,远涉重洋到昆明加入了好友工作的中国航空公司,成为“驼峰”航线上的一名飞行员,福克斯飞机坠落的片马垭口后来被命名为“福克斯峡口”,在汉克斯每次飞过时,那里成为他永远的心结,他都会低飞俯瞰那静静躺在树林中的C-53飞机,盼望奇迹发生,希望好友福克斯从飞机中爬出来,向他挥手……一年之后,汉克斯征得上级同意,花了数天时间远涉深山,寻找飞机残骸,然而,由于中途食物和水断绝、同伴生病以及天气恶劣等原因,在距离飞机残骸不到千米的地方,无功而返。10年前,事隔53年后,汉克斯再次走进怒江大峡谷,刘祖武和几位云南朋友陪同汉克斯历经4天艰难跋涉,终于实现了汉克斯多年的愿望。
历经艰险结下深厚友谊
回忆起当年陪同汉克斯进入片马的情形,历历在目。刘祖武感慨:“那是冒着生命危险,与汉克斯一起完成他的夙愿啊!”当时,刘祖武陪着汉克斯进入怒江,汉克斯一路兴奋不已,特别到了片马,即将靠近那个曾让他魂牵梦绕53年的“福克斯峡口”时,他几乎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片马到飞机坠落的地方,刘祖武回忆说,当时有27公里需要借道缅甸,还要爬上陡峭的高黎贡山山脊,为了帮助汉克斯实现愿望,他和另外一位媒体朋友借道缅甸登山,脚戳破了、身上也被荆棘划伤,最后才登上海拔3400米的飞机坠落点,看到了福克斯曾驾驶的飞机,为汉克斯收集和拍摄了现场资料,揭开了一些福克斯飞机坠落的各种猜测和谜团,同时,也解开了汉克斯的心结,两人在深山留影,结下了深厚友谊。
汉克斯被邀参加纪念仪式
当年,刘祖武采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有关部门时,当地政府就已经在计划把飞机残骸运回,选择适合的地点建立一个“驼峰”航线博物馆。据了解,福克斯驾驶的C-53飞机,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驼峰坠落飞机,对于研究二战期间的重大军事行动、加深中美友谊都有着重要意义。事隔多年后,这个计划终于实现,2005年,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正式成立。本月17日,“驼峰C-53坠机机组人员纪念墓碑”揭幕仪式将在怒江举行。这次汉克斯再次来到云南,正好赶上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当地政府盛情邀请汉克斯参加。
有生之年定要再访片马
昨日和汉克斯一起来到云南的,还有几位驼峰航线的老兵,他们中有亲眼目睹福克斯飞机坠落的古蒂尔先生,能够再次来到云南,他同样异常开心。在机场,记者还看到了一位特殊的学者,那就是致力于研究那段历史的戈叔亚先生,他也是来迎接汉克斯的,还有当年和汉克斯一起去寻找福克斯的那位美国战友的儿子库塞克。
记者把当年刘祖武在《云南日报》上发表的通讯《寻找福克斯》给汉克斯看,上面刊登着他们在片马的留影。汉克斯激动地说:“对,就是这里,是我们一起去寻找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汉克斯记忆犹新,说得出每一位帮助他的云南朋友的样子。他说:“10年前的那几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日子。”这次汉克斯是随一个民间组织到云南的,他说,会尽力去参加“驼峰C-53坠机机组人员纪念墓碑”揭幕仪式,如果不能前行,在这个月底,他自己将再去一趟怒江,他这次带了很多礼物,他要把这些礼物带到片马,带给那些曾经为寻找福克斯帮助过他的人。昨晚,记者了解到,汉克斯很遗憾不能参加揭幕仪式,但大概在9月23日后,他将前往怒江、去片马,完成他有生之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