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5名登山者雨后登山被困少室山绝壁

[日期:2009-02-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5名登山爱好者雨后登少室山三皇寨,不料被困在三皇寨大寨峭壁上,经过登封消防官兵、林场派出所民警10余人14个小时的艰难营救,4月23日8时许,5人安全下山。
  4月22日18时许,登封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自称姓王的男子报称,当日13时许,他和其他4名登山爱好者雨后登山,不料在三皇寨大寨迷路,被困在一处绝壁上。眼看天要黑了,山上风很大,王先生说他们担心夜里困在山上会有危险,他们中的两个女士不住地哭。
      “我们都是登山爱好者,有5年的登山经验,还从未碰到迷路的事。”王先生说,他们5人是4月22日下午1时许上山的。在登上峰顶准备返回时,他们却找不到原来的路了。当时已是下午6时,马上天就黑了,于是他们赶紧报警,却发现山上根本没有手机信号。
    王先生和同伴只得一边找路,一边不停打手机报警。
    “我们5个人有4部手机,等我跟110联系上后,4部手机全部没电了。”王先生说,他们几个人背靠背拥挤在一起取暖,并不时互相提醒千万不能瞌睡,实在熬不住就起来原地踏步,“知道有人来救援了,我们必须坚持”。
  登封登山爱好者在三皇寨迷路,这在历年嵩山遇险救援行动中还属首次。登封市公安局局长马会强、政委张遂旺当即组织营救5名被困人员,一个不能少。
  4月23日3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在一处峭壁上发现王先生和他的4个同伴。其中姓景的女子一见消防队员来到跟前,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忍不住哭着说:“你们真是俺的救命恩人,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啊!”
  救援人员李君君和李军师将救援绳一端定牢在峭壁上,再把王先生和其同伴逐个“捆扎”牢固,挂上挂钩,然后顺着救援绳缓缓向下滑,下面7名队员拽牢紧急接应。“从上到下一共有3个类似的阶梯式悬崖,每个距离大约30米。”李君君说,“我们前后重复3次,对5人进行挂绳救援。”经过3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艰难营救,王先生等5人被民警和救援队员们搀扶着,走上了满是泥泞的下山的路,昨日8时许,全部人员安全抵达山下。

农历大年初三,3名登山男子被困大河东村附近的崂山山麓深处绝壁下;正月初八,7名老人结伴从仰口登山,途中迷路手机又没有信号……随着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登山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但有数据显示,近4年来本市登山爱好者数量翻了一番,登山被困事件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如何有效预防登山遇险事件,事件发生后如何及时找到被困驴友,已经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崂山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粗略估计,去年全年他们处警近200次,其中“林楠消防救助站”处警50多次,救助被困人员130余人;王哥庄山岳救助队处警40多次,救助被困人数也近百人;青山边防派出所、仰口派出所、北九水派出所等处警次数也有十余次。据悉,被困事件七成以上发生在崂山山麓,另外浮山、二龙山等山上的困人事件也频繁发生。
    “山里手机信号盲区太多,求救者又无法定位,进山搜救基本全靠吊着嗓子喊!”崂山区公安消防大队陈黎君参谋告诉记者,以农历正月初八搜救7名老人为例,晚10时许接到报警后,搜救人员迅速上山找到下山报警的3名老人,但因为报警人说不清被困的具体方位,搜救人员只能朝着另外4名被困人员的大体方向搜寻,每走一段就朝着远方大喊。直到第二天早上6时30分许,才在华严寺后山的半山腰处发现4名被困人员。
    据介绍,目前发生的登山被困险情七成以上是因为迷路,而登山者即使手机有信号,也无法在报警时描述自己的位置,所以大多数搜救都是“地毯式”地巡山,既耗费人力、物力,同时也延长了救援时间。“只要能定位被困者的位置,救援工作就非常简单了!”陈黎君告诉记者,国外很多城市都建有野外应急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些基站组成,基站内有带编号的太阳能求救杆,杆上设钢质荧光标志牌、太阳能光板和警示灯,还有手机充电接头等。基站设置在山头或者山坳的显眼位置处,登山者迷路或者遇险之后,可以找到就近的基站来报警并定位自己的位置,救援人员就能迅速赶到并实施救援。
    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大城市都在尝试建设野外救生定位系统,其中北京已经确定要建野外应急系统,并开始在北京旅游信息网向驴友征集对基站位置、密度等方面的建议。

    六旬翁背着步话机去登山
    每周都背着很重的步话机,爬到山顶通过无线电呼叫全世界的好友……家住浮山后的胡鑫生老人出现在记者面前时,记者很难相信“年轻”的他已经60多岁了,更让人感叹的是他身为驴友的“专业”,各种登山用具十分齐全。
    胡鑫生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以前是个机械工程师,4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电子元器件研究和制造,所以他最爱好的事情有两件— — 登山和无线电。退休之后,这两件事情更成了老人的最爱,只要天气晴朗,老人就背上从网上淘来的步话机,约上几名老友一起去爬山。
    老人告诉记者,每次爬山大家都带着各式各样的无线电设备以方便联络,最简单的就是用手持的对讲机,而他不喜欢手台,因为机型简单能呼叫的范围也受限制。他有5部很重的步话机,他常轮换着背步话机上山,到达最高的山头后,他便把发射杆支起来开始呼叫,不仅能呼叫到同来的驴友,而且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回呼,老人以此为乐。
    胡鑫生老人告诉记者,因为随身携带有无线电设备,他爬山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被困深山的情况,就算有时候迷路,也能通过无线电设备向外界呼叫求助。
    登山协会将为爱好者“补课”
    青岛市登山协会秘书长戴大伟告诉记者,目前登山协会已经注意到驴友深山被困越来越频繁的现象,协会对此高度重视。据介绍,这些被困的驴友都是自发组织盲目登山,很多人甚至连登山基本常识都不懂,遇到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对此,市登山协会今年计划在举办大型集体登山活动的同时,利用登山俱乐部有组织地对登山爱好者进行培训,倡导登山爱好者理性地选择领队。戴大伟同时认为,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仅靠登山协会的力量解决驴友被困难题还远远不够,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帮助,使登山运动既健康又安全。
    登山协会提醒登山爱好者,爬山时首先要注意看路标和指路牌,切勿一味为了探险乱走;其次,最好结伴登山,发生情况时可以互相帮助和救助;另外 ,登山途中要量力而行,一旦体力不支时,要适可而止,不要硬撑,而且不要过于往深山走,以免发生意外 ;一旦不慎被困深山或者悬崖上也不要惊慌,静下心来想办法向外界求救。另外,登山前对衣着、装备也要细心准备,要带齐登山所必备的一些装备,同时最好穿颜色鲜亮、刺眼的衣服,这样容易被发现。
  新闻背景 岛城驴友四年翻番
    家住市北区伊春路的李建明两年前开始登山,体重由97公斤减到了80公斤,当他欣喜地向身边朋友推荐登山的益处时 ,却发现大多数人早都已经成了登山运动的“粉丝”。
    “几年前我去爬山,走一上午都见不到人影 ;现在在山里喊一声,满山都是回应的声音。”青岛市登山协会主席王若雄欣喜地告诉记者。登山协会抽样调查发现,从2005年以来,本市登山爱好者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而且登山也跃居户外运动普及率之首。“爱好登山的年轻人相对较少。”市登山协会秘书长戴大伟告诉记者,“老胜少衰”确实是目前本市登山运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才频频出现老年人被困深山的情况,这方面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指导。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