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崄
久居京城的人大都知道京郊怀柔有座红螺山,红螺山上有座红螺寺。知道京郊还有一处古代名胜红螺崄(同险)的人就不多了。非但如此,古之红螺崄还屡屡被现代人误读。明代文人刘侗、于奕正一段描述红螺崄的文字被多
个介绍红螺寺的网页所引用,并冠之以红螺山原称红螺崄。实际上,红螺山和红螺崄,一个在京城东北,一个在京城西南。一字之差,谬之百里。经过一番考证之后,在一个春光明 媚的假日,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去探访真实的红螺崄。
九龙峪、八达岭、桃叶口
红螺崄亦称红螺三崄,“旧名幽岚山,一曰宝金山。”([明]《帝京景物略》)“红螺崄在上方山东三十里,循九龙峪,度八达岭,入桃叶口。”([清]《日下旧闻考》)尽管已知红螺崄的方位,但要找到九龙峪还真让我们颇费了一番功夫。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孤山口寻到了踪迹。孤山口村北的一条大沟叫九龙峪,沿沟上岭当地人称八寨岭,古书有载:八达岭也称八寨子、八寨岭。(此八达岭非著名长城所在的延庆八达岭)。早年孤山口的村民就是沿着九龙峪、八达岭上的古道去黄山店一带背煤的。
黄山店就是古称桃叶口之地,到了黄山店一打听,这一带的村民大多知道宝金山在哪里,令我们心中暗喜。
山门云会门
车停泗马沟,我们便按村民指引的小路上山了。上到宝金山,顿时被那“诸峰罗列、如剑如戟”的气势震住了。高耸的群峰犹如巨大的屏风围起一片无比幽静的沟谷,山高林密、溪水潺潺,红螺崄就深藏其中。进到红螺崄反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有在山脊上才能观赏到宝金山的全貌。视线所及,一片青翠,间有山花,除了几根高压线杆,还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下到沟底,便与循沟而上的古道汇合了。沿古道下行可达曾负盛名的道观——玉虚宫,当年大太监李莲英常到此避暑。据村里人讲,玉虚宫的最后一位住持上世纪70年代才过世。如今保存下来的是两进院落、殿堂数间、古松、古碑和古塔。
沿古道上行遇三岔路口,进右侧沟。走不多远,只见一坠落的巨石,一端倚山一侧,一端斜插沟底,中间的空隙刚好形成三角形石门。这正是古人所说“坠石开裂,真若门然”的“云会门”(亦称云聚门)。
个介绍红螺寺的网页所引用,并冠之以红螺山原称红螺崄。实际上,红螺山和红螺崄,一个在京城东北,一个在京城西南。一字之差,谬之百里。经过一番考证之后,在一个春光明 媚的假日,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去探访真实的红螺崄。
九龙峪、八达岭、桃叶口
红螺崄亦称红螺三崄,“旧名幽岚山,一曰宝金山。”([明]《帝京景物略》)“红螺崄在上方山东三十里,循九龙峪,度八达岭,入桃叶口。”([清]《日下旧闻考》)尽管已知红螺崄的方位,但要找到九龙峪还真让我们颇费了一番功夫。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孤山口寻到了踪迹。孤山口村北的一条大沟叫九龙峪,沿沟上岭当地人称八寨岭,古书有载:八达岭也称八寨子、八寨岭。(此八达岭非著名长城所在的延庆八达岭)。早年孤山口的村民就是沿着九龙峪、八达岭上的古道去黄山店一带背煤的。
黄山店就是古称桃叶口之地,到了黄山店一打听,这一带的村民大多知道宝金山在哪里,令我们心中暗喜。
山门云会门
车停泗马沟,我们便按村民指引的小路上山了。上到宝金山,顿时被那“诸峰罗列、如剑如戟”的气势震住了。高耸的群峰犹如巨大的屏风围起一片无比幽静的沟谷,山高林密、溪水潺潺,红螺崄就深藏其中。进到红螺崄反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有在山脊上才能观赏到宝金山的全貌。视线所及,一片青翠,间有山花,除了几根高压线杆,还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下到沟底,便与循沟而上的古道汇合了。沿古道下行可达曾负盛名的道观——玉虚宫,当年大太监李莲英常到此避暑。据村里人讲,玉虚宫的最后一位住持上世纪70年代才过世。如今保存下来的是两进院落、殿堂数间、古松、古碑和古塔。
沿古道上行遇三岔路口,进右侧沟。走不多远,只见一坠落的巨石,一端倚山一侧,一端斜插沟底,中间的空隙刚好形成三角形石门。这正是古人所说“坠石开裂,真若门然”的“云会门”(亦称云聚门)。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