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牡市攀岩高手探险“驼峰航线”寻坠机(组图)

[日期:2011-11-26] 来源:牡丹江晨报  作者: [字体: ]
牛百强与队友合影。(右一为牛百强)牛百强与队友合影。(右一为牛百强)

 

    您了解“驼峰航线”吗?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西南部,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开辟了一条从云南至印度汀江的国际战略空运通道,被称为“驼峰航线”。这条被誉为世界航空史上最惨烈的“死亡航线”共投入飞机2000余架,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80余万吨军用物质。其间,共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行员牺牲。由于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一带,所以这个山谷还有一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本篇报道就为您讲述一个关于“驼峰航线”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牡丹江市民牛百强在今年10月15日加入了由7人组成的搜寻队,历时42天,寻找在1943年11月3日这天坠落的2409号驼峰C46运输机。在无人区爬山涉水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坎坷?11月21日,晨报记者采访了刚刚返回家乡的牛百强,听他讲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穿越西藏 成就“驼峰”之缘

    牛百强终于回来了!闻讯赶来的朋友将他的家里围得水泄不通,“瘦了!”“又黑了!”一番寒暄后,牛百强也来了精神,顾不上休息的他连忙打开电脑和朋友一同分享他的照片,还拿出了他此次之行的各种战利品,娓娓讲述起此次的冒险经历。

    今年四十岁出头的牛百强在我市一家物业公司工作。运动员出身的他身体素质非常好,并且还是我市数一数二的攀岩高手。10年前,牛百强迷上了户外徒步运动,曾经前往贵州省凯里苗族侗族自治州长达两年,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几年前的偶然一次机会,牛百强成为了“8264”全国户外资料网站的会员,通过该网站他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驴友。2008年4月9日,牛百强和3名网友驾车进入青藏高原直达四川成都,历时四十多天,全程1.4万公里,这一路走下来,体重虽然轻了20斤,但这一次也成了他终身难忘的经历。也就是西藏之行,他有幸结识了同为“8264”网站的会员——网名为“福建花雕”的朋友,对方是一名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曾攀登过珠穆朗玛峰,和他的结识成就了牛百强的“驼峰”之缘。

    网友自筹经费 组成“驼峰搜寻队”

    去年的一天,“花雕”在“8264”网站上发的一则帖子引起了牛百强的注意:要自筹经费组成民间“驼峰搜寻队”,现网上招募队员,这让牛百强兴奋不已。他对“驼峰航线”的那段历史也有所了解,如果也能成为搜寻队的一员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于是,通过“个人关系”牛百强联系了“花雕”,没承想“花雕”很痛快地就同意了:“你身体素质好,又有户外运动的经验,是最佳人选!”

    欣喜若狂之余,牛百强也向“花雕”详细了解该活动。原来,“花雕”要组织搜寻队搜寻驼峰坠机项目也是纯属偶然。当他第二次走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无人区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才有了这种想法,他想尝试着将户外运动和公益活动相结合,希望用多年来积累的登山、穿越和探险的能力与经验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显然寻找七十年前坠落飞机本身也是对户外更大的综合性挑战。

    并且,让牛百强感到佩服的是,“花雕”搞这次活动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做足了搜索前的工作。他用了半个月时间到云南等地调查研究,并且特别邀请了二战史专家戈叔亚、《驼峰航线》作者刘小童以及当年搜索队队长赵世龙担任驼峰坠机搜寻队的指导与顾问。

    牛百强了解到,近七十年来,坠落的飞机能发现的早已找到,找不到的都是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和高海拔等不易到达的地方。通过比较和筛选,他将首次活动定位于:搜索1943年11月3日坠落的2409号驼峰C46运输机。

搜寻队穿越峡谷搜寻队穿越峡谷

    路上“捡”到年龄最小队员

    接下来的日子里,牛百强整理好了装备等待“花雕”下达随时出发的命令。几个月后,经过严格的筛选,“花雕”从全国报名的800多人中,选定了6名队员,并发布了10月15日全体队员在昆明集合的消息。

   “见到了大家我才知道,我的实力竟然是最弱的!”牛百强说,除了他,都有攀过雪山、高山的记录。其中最年长的队员——今年60岁“山东逸人”曾是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他有过穿越罗布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攀登玉珠峰等辉煌经历。

    当一行人赶往目的地——独龙乡的途中,意外捡到了第七名队员,22岁的女大学生“黑妞”。“黑妞”原本是来云南旅游,见他们的活动更富有挑战性,立即在当地买了户外装备后,加入了进来。

    搜寻队到达独龙乡后,队员们拜访了当地独龙族最年长者——103岁高龄的木生长老人。通过翻译他们得知,老人在七十年前的一次打猎中,偶尔见到了一架驼峰坠机,这让队员们都很兴奋。

牛百强展示拾到的飞机铝片牛百强展示拾到的飞机铝片

    路上艰辛常人难料

    10月19日,搜寻队在独龙乡购买了粮食、炊具等物资,并雇了12名独龙族背夫开始向高黎贡山无人区进发。“用GPS定位发现到达第一个坐标点仅6公里的路程,但我们整整走了四天!”尽管大家经历无数,可面对的凶险,也远远超过了这些狂热的户外爱好者们的想象。

    牛百强回忆说,眼前根本没有路,除了湍急的河流,就是到处布满荆棘,背夫们只能不停地挥舞着砍刀在前面开路。他们随时还要翻越几十米高的悬崖,一边是坚固的山体,另一边是万丈深渊。人要经过,必须紧贴山体,一步一挪,不能有丝毫闪失。更要命的是,由于长年无人经过,路上长满了青苔,又湿又滑,稍一疏忽,就会滑入深渊,转瞬被激流卷走。耳边湍急的水声让队员们心里直发怵,肩上沉重的背包更给他们的这次穿越之旅,增添了几许负担。

    出发前,搜寻队成员就分工明确,牛百强充当“敢死队员”的角色,主要负责先锋探路以及安全保障。所以,一路上遇到险峻的地段,牛百强要做的就是第一个冲上去,遇水要试水有多深,遇崖要试崖有多险。“看不见太阳就得穿羽绒服,出了太阳就得穿短袖,温差大得惊人。”牛百强说,因为很难找到空地,很多时间和力气都浪费在了安营扎寨上。清除障碍后,就开始挖十几平方米的大坑,“那简直就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每次要离开,队员们都会感到很心疼。

    恶劣的环境大家都能克服,但蚂蟥给队员带来的感受则完全可以用恶心来形容。遍地都垂着一条条没膝高、宽宽叶子的无名草。别不在意这些小草,那上面停憩着密密麻麻、或红或黑、大大小小的蚂蟥,一个个蠕动着在寻找“血源”。稍不留神,就会从裤脚、袖口处钻到人的身上,吮吸鲜血,直至吃饱喝足。

    从一张照片上记者看到,牛百强的胸部被蚂蟥咬住后流出了一大片暗红色的鲜血,“我全身都是蚂蟥咬过后留下的疤痕。”

    路途虽然艰辛,但队员们也收获了很多欢乐,更和独龙族的背夫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每天晚上露营休息时,寂静的山谷里都会回荡着他们的笑声和歌声。闲下来的时候,独龙族人会教队员们说他们独特的语言。并且,独龙族人顽强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让队员们无比的佩服。“零下十几度的晚上,我们需要钻进帐篷里取暖,但他们身披具有民族特色的独龙毯就能席地而睡。”独龙族人负责给队员们做饭,虽然不太符合大家的口味,但都会吃得无比香甜。

    有一次,牛百强齐腰趟过了一条大河,到岸后,独龙族有一个小伙子拿来了特制的烧酒,让牛百强喝下驱寒,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从眼神里,牛百强看到他们把自己当成了朋友。但有时,两方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曾经在行路中,一群野牛出现在了山谷里,独龙族人看到后特别兴奋,连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弩准备射击,但被牛百强强行拦住了,并告诉他们,这都是保护动物不允许伤害,捕猎为生的独龙族人虽然不太理解,但一路上也没有猎杀野生动物。

    行路期间,牛百强在途中遇到了全队此行最大的收获:捡到一块飞机铝片!这更加坚信了队员们搜寻坠机的决心。4天后,他们根据驼峰协会提供的坐标依据,抵达一号搜索大本营。

    根据行前制定的搜索预案,队员加上背夫16人划分为6个搜寻小组,在附近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但两天来却没有任何发现。队员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登上海拔3900多米高的山峰上继续寻找,但是均一无所获。

    计划第二次远赴“驼峰”

    此时,搜寻队的补给已经所剩不多,只够维持一天。为此,独龙族的两名背夫自告奋勇地要返回村寨取粮食,让队员们惊讶的是,二人马不停蹄,只用了12个小时就扛着粮食回到了目的地。11月4日,天空飘起了大雪,队长“花雕”做出结束搜寻的决定。

    牛百强说,经过十几个人行走,脚下早已经形成了路,所以返回时非常顺利。回到原点独龙乡后,队员们就地解散,牛百强没有急着返回,而是和另一名队员结伴,历时4天,徒步走了当年通往独龙族聚集区唯一通道的“人马驿站”。回到大理后,二人又乐此不疲地租了自行车,用了两天时间环绕了洱海。这才恋恋不舍地返回了家乡。

    回来后,大家通过网络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牛百强告诉记者,队员们都表示对复杂性和困难度认识不足。近七十年的时光变迁,涉及地形、地貌等都可能有巨大的改变。“虽然此次在无人区的穿越并没有找到坠机地点,但队员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户外穿越能力。”牛百强说,搜寻活动不以成功与失败为衡量标准,重在不断积累实力和经验,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纠结于每次活动中的一时一事一地的得与失。目前,队员们正跃跃欲试计划着第二次远赴“驼峰”。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