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人大附中学生成功战非洲高峰

[日期:2012-02-23] 来源:百望西山 搜狐博客  作者:人大附中 江玥瑶 徐博整理 [字体: ]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赴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探险队"招募时,我就被一直梦想的巍峨高峰所吸引,跃跃欲试的同时心中却难免存有迟疑,对于已跨入高二年级的我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充满价值的体验之旅,走出国门,感受完全不同的生命姿态和生存法则,见识遥远国度的不同风土人情,并攀登非洲的顶峰--这都是一生难得再见的绝佳机遇。但是,在各方条件上,这都是一次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的旅途,没有先例,意味着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去探索。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在我迷茫犹豫的时候是他们的果断与开明让我坚定了信心,让我勇敢的推开了眺望世界之门,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全力支持和不断鼓励。
      此次活动从策划,招募,到前期筹备,再到具体实施,历时小半载春秋,学校各方,带队老师,工作人员以及探险队的同学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努力,在此我要向为了此次活动日夜忙碌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同时也要向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充满挑战活动的母校表示最深沉的感谢与敬意。
  直到现在,我们的旅程随着飞机的徐徐落地而落下帷幕,短短半月来我们的所见、所思却依然历历在目。
  记得最初三十余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没有消减我们的兴奋与好奇,我们以新鲜的目光凝视非洲的土地,雀跃的表达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而随着登山活动的逐渐展开,队员们的心情从最初的新奇激动中渐渐平静下来。非洲方面极力为我们创造了可能的最好条件--挡风的木屋,登山时每天都有热水,甚至还有少量的新鲜水果。非洲人民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随着旅行的不断深入,探险队还是遇到了一些措手不及的问题。海拔上升,路况坎坷,每天徒步行走的时间从开始的三个小时到后来的七八个小时。身体的疲劳,白天的暴晒与夜里的严寒,水源的短缺都给登山队的推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到海拔三千余米的营地时,大家相继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高原反应,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做海拔的适应训练那一天一位带队老师的话,老师说其实带队来爬山时她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要问鼎高峰,但现在有人出现了问题,她必须强大起来,这是她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她的话深深地激励和鼓舞了我。
      诚然,一路走来,我们都经历着强烈的心理变化,我们意识到,这次旅行并不是什么观光似的游玩,也不仅仅是一次创新的探险经历。爬山时感触最大的就是路上碰到的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登山者们,他们会亲切的和我们打招呼,并与我们寒暄:你们来自哪里?日本?还是韩国?却几乎没有人问起:嗨,你们是中国人吗?我们每次都会大声回答,不,我们来自中国。我们是人大附中的学生。他们总会竖起大拇指,祝我们好运。作为一个中国学生,一个人大附中人,每当国家和人大附中的字眼在我们的脑中回旋,我们都更加明白,这并不仅仅是属于一个人或是一个小团队的攀登。我们肩上背负的,还有更多更多。
      登顶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农历大年二十九,这样的新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凌晨十二点冲顶开始。疲累和着当天三四级的顶头风不断侵袭着,脚下松软的沙土随移动不断下陷,队员排成一条直线顺着山势曲折上行,一面是陡坡,另一面是深崖,每一步都让人格外胆战心惊。不断有人因为恶劣的环境和身体不适而退出。天边泛起曙光时,留下的几名队员靠在杂石堆旁休息,晨光中我们相视而望,脸颊和瞳孔被打上朝霞的颜色,我们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疲劳,却没有看到丝毫的退意。想起当初决定参加探险时,周围的长辈以及同学或祝福抑或劝诫的话语,前期诸多繁琐的会议与辛勤的准备,爬山时的震动与感动,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在那个时刻都从脑海中慢慢淡去。剩下的念头,只有坚持,坚持,坚持。带着整个团队的追逐与梦想,带着这些日子里太多太多的领悟,带着不断清晰的使命与责任,我们,一定要冲到最后!
      在曙光来临后几个小时我们终于登上山的顶峰,山下的老师和队员们得到消息都非常激动。
  这次的探险让我们受益良多,磨练身体意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了解了勇气与担当的含义。或许将来我们之中并不会有人真的成为探险家,但我们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做着怎样的事,我们都不能缺少的那一份属于"探险家们"的,属于人大附中人的精神--开拓与勇敢,坚守与担当。 在最后,再次感谢学校能让我们在年少时就能拥有这样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本以外大地的广阔以及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魅力。真诚祝愿敬爱的母校在一届一届的发展中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同时也要感谢未来网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为广大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