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登山有没有后遗症(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缺氧,在登山运动中可致人于非命_登山有没有后遗症(组图)_乐途旅游网

缺氧,在登山运动中可致人于非命

  作者:李舒平

  关于作者:

  李舒平 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管理部主任 中国登山协会高山医学专家

  原文发表于《山野》杂志2007年第四期

  这几年,在举办高山病讲座和与山友们进行交流时,经常有山友提出“登山有没有后遗症?”的问题。严格说起来,这个问题不是很确切。后遗症指的是疾病痊愈或主要症状消退后所遗留的由于残疾或生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些临床症状。登山不 是一种疾病,也无从说起后遗症。我仔细分析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内容,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高山病会不会有后遗症?第二是高山缺氧会不会引起一些长期存在的症状?如脱发、记忆力减退等。第三是经常登山会不会引起一些慢性疾病?下面就有关问题,综合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高山病会不会有后遗症

  人对高山低氧有一定的耐受性,在低氧环境中也能形成一定的高山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是进行高山探险的基础条件,这种适应能力在不同种族、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造成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高度适应限度,有长短不同的适应时间。高山病就是高山适应不全的结果。在脱离了高山缺氧的环境后,高山病大多可以很快自然痊愈,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即便是严重的高山病,如急性高山肺水肿和脑水肿可能造成死亡,但一经治愈后尚未见到其造成残障的报告。即便是发生过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高度也不是绝对的攀登限度,因为高山肺水肿脑水肿的发生除缺氧这个根本原因外,还有很多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上呼吸道感染,适应过程安排不当(上升过快),天气急骤变化等。

  二、登山缺氧会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性损伤

  较长时间(3个月以上),较高海拔(6000米以上)的缺氧所造成的人体组织、功能上的变化需要较长时间方可完全恢复。1975年,我们对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其结果为:

  1.平均心率:登山前为60次/分,到达大本营(5000米)一周内为75次/分,到达海拔7600米时为100次/分,到达8300米时为110次/分,登山活动结束时(将近3个月)为70次/分。返回拉萨(3680米)时基本恢复到海平心率。返回海平后,心率略有下降,一个月内为55次/分,此后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心率变化的特点为(1)登到一个新高度时,静息心率会随之增加,随着适应的建立,会逐步回落,但往往略高于攀登前的平原水平。(2)登山结束返回海平后,心率会较登山前略有下降,但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3)心电图其它变化过程和心率变化是一致的。

  2.血红蛋白:随着攀登高度增加和攀登时间的延长,血红蛋白会有明显的增加,返回平原后,逐步回落,其变化过程与心率的变化是同步的。

  3.脑电图:登山后大部分受检者的脑电图没有明显变化。返回平原后一个月内30%受检者出现脑电图异常。第二个月,异常脑电图下降到18.7%。第三个月再次复查,异常脑电图下降到9.4%。第四个月,脑电图检查均为正常和基本正常。脑电图恢复过程比心电图恢复过程要慢一些。

  总之,可以看出攀登珠峰时这些由低氧引起生理变化的主要指标在登山后经过调整恢复,均可恢复到原有水平,并未发生后遗症。同时存在的一些健忘、记忆力减退、嗜睡、倦怠等主要症状除个别人外,已经基本消失。在攀登较低山峰和攀登周期短的登山活动中,低氧的这种影响会更轻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1-2周)在8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队员的上述变化并不比长期(1个月)在6500-7000米地区活动的队员的变化大,甚至后者的恢复时间还长于前者。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大型登山活动后应安排不少于1个月的调整恢复。调整期间应注意合理补充营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安排放松性的文体活动。登山后立即恢复快节奏的紧张工作,尤其是过度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适当的。这会使生理状态和体能的恢复延长时间,尤其是连续过度疲劳可能造成长时期的亚健康状态。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