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船的码头在江岭到庆源之间,往上走就到庆源,往下走就到江岭,而庆源江岭这一带都是看油菜花的好地方,所以虽然路烂,但是为了看油菜花还是有很多人不顾一切的往这里跑。
我们还好都是有理智的人,不愿意冒被陷进泥坑的危险,所以庆源是去不了了,那就往下去江岭吧。庆源的詹老师非常热心,知道我们进不了庆源了就帮我们联系了江岭客栈,这个客栈我在网上也看到过,是詹老师的 同事宋老师家开的。
客栈的时候,宋老师因为第二天要上课,已经回学校去了,接待我们的是宋老师的女婿小俞。客栈的客房在二楼,要踏着一个很陡的木楼梯上去,木头房间简单也清爽,我们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住的干净就行,对于这样的条件我们已经很满意了。下雨徒步的结果自然是衣服湿了裤脚泥了,在客栈的炭火炉前烤火是很舒服的,湿袜子一会儿的功夫就烤干了。而且最让我们意外的是,洗澡的时候发现卫生间居然还装了浴霸!浴霸耶!!!简直是奢侈的享受!
第二天早餐的年糕特别的好吃,领队实在忍不住又叫了一盘。早餐过后我们让小俞带我们去村里看看,江岭风光在于它的梯田,因为今年天气冷,江岭的油菜花迟迟不开,所以好多地方还是绿油油的,不过小俞还是带着我们找到了一片早熟的油菜花地,让我们拍了个痛快。
居高临下望着一层层的梯田,我们只好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着油菜花全部盛开时一道道黄灿灿的胜景。
在江岭的油菜花地里逗留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开始沿婺源旅游的东线返回。从江岭出来就遇上修高速公路的路段,难走的程度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走过修路的路段就到了晓起,我一直觉得这个村子名字特别好听,不过因为开发的早,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举个例子,三年前我来晓起的时候,去老宅客栈,上楼参观是不要钱的,可是现在上个楼一个人就要两块钱。
晓起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两村之间要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路中间有一道明显的凹槽,据说这条路就是古时候从安徽到婺源县城的官道,中间的凹槽就是运东西的独轮车留下的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上晓起的江氏宗祠,宗祠大门左右原来还有两个便门,现在面向大门左边那个还在,右边那个已经不见了,据说原来右边那个门上刻着“锦涛”两字,而左边这门上刻的则是“增庆”,我特意慕名前去观看,果真如此。
下晓起村里面有家饭店很黑,在此要点名批评一下,居然说我们5个人点菜没有超过30元他们不做。难道天底下就只有你们一家饭店了不成?我们走到外面的巷子口,无意间走进一家没有店名的小饭店,店主是两个女人,和蔼可亲,不但给我们加了饺子的分量,还免了我们米饭的钱,这样的好人好事就要大力宣传表扬。
离开晓起快到汪口的时候,途经了一片油菜花田,蔚为壮观,停下来又是一通狂拍,领队都拍到树上去了,也不知道他都拍了些啥?
下一站是商业味更浓的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李坑的标志是挂满了红灯笼,还有当年小姐抛绣球的阁楼,在此略过。
司机小詹师傅和我们朝夕相处了三天,已经建立起了深厚了革命友谊,到了景德镇后,他主动带我们去吃景德镇的特色菜,在一个小破巷子里,就象当年福州的破店一样,很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饭店叫“三毛菜馆”,领队说,晚上可以奢侈一点了,可我一看那菜盘的架势,还是只点了三菜一汤,一道红烧肉烧干豆角,一道芋头肉末,还有就是例行的青菜和汤,只花了我们35元大洋,已经吃的很满足了,害的领队想奢侈一下的欲望都没有实现。
现在去婺源的人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说婺源是中国最美的农村说实话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我觉得婺源吸引人的是在于它很多地方还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质,不知道再过几年,婺源的旅游越来越发达以后,婺源人还会不会依旧保持淳朴,在婺源的农村还能不能享受到悠闲的情绪,这些水墨画一般的村子还剩几个能值得一去?
我们还好都是有理智的人,不愿意冒被陷进泥坑的危险,所以庆源是去不了了,那就往下去江岭吧。庆源的詹老师非常热心,知道我们进不了庆源了就帮我们联系了江岭客栈,这个客栈我在网上也看到过,是詹老师的 同事宋老师家开的。
客栈的时候,宋老师因为第二天要上课,已经回学校去了,接待我们的是宋老师的女婿小俞。客栈的客房在二楼,要踏着一个很陡的木楼梯上去,木头房间简单也清爽,我们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住的干净就行,对于这样的条件我们已经很满意了。下雨徒步的结果自然是衣服湿了裤脚泥了,在客栈的炭火炉前烤火是很舒服的,湿袜子一会儿的功夫就烤干了。而且最让我们意外的是,洗澡的时候发现卫生间居然还装了浴霸!浴霸耶!!!简直是奢侈的享受!
第二天早餐的年糕特别的好吃,领队实在忍不住又叫了一盘。早餐过后我们让小俞带我们去村里看看,江岭风光在于它的梯田,因为今年天气冷,江岭的油菜花迟迟不开,所以好多地方还是绿油油的,不过小俞还是带着我们找到了一片早熟的油菜花地,让我们拍了个痛快。
居高临下望着一层层的梯田,我们只好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着油菜花全部盛开时一道道黄灿灿的胜景。
在江岭的油菜花地里逗留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开始沿婺源旅游的东线返回。从江岭出来就遇上修高速公路的路段,难走的程度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走过修路的路段就到了晓起,我一直觉得这个村子名字特别好听,不过因为开发的早,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举个例子,三年前我来晓起的时候,去老宅客栈,上楼参观是不要钱的,可是现在上个楼一个人就要两块钱。
晓起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两村之间要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路中间有一道明显的凹槽,据说这条路就是古时候从安徽到婺源县城的官道,中间的凹槽就是运东西的独轮车留下的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上晓起的江氏宗祠,宗祠大门左右原来还有两个便门,现在面向大门左边那个还在,右边那个已经不见了,据说原来右边那个门上刻着“锦涛”两字,而左边这门上刻的则是“增庆”,我特意慕名前去观看,果真如此。
下晓起村里面有家饭店很黑,在此要点名批评一下,居然说我们5个人点菜没有超过30元他们不做。难道天底下就只有你们一家饭店了不成?我们走到外面的巷子口,无意间走进一家没有店名的小饭店,店主是两个女人,和蔼可亲,不但给我们加了饺子的分量,还免了我们米饭的钱,这样的好人好事就要大力宣传表扬。
离开晓起快到汪口的时候,途经了一片油菜花田,蔚为壮观,停下来又是一通狂拍,领队都拍到树上去了,也不知道他都拍了些啥?
下一站是商业味更浓的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李坑的标志是挂满了红灯笼,还有当年小姐抛绣球的阁楼,在此略过。
司机小詹师傅和我们朝夕相处了三天,已经建立起了深厚了革命友谊,到了景德镇后,他主动带我们去吃景德镇的特色菜,在一个小破巷子里,就象当年福州的破店一样,很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饭店叫“三毛菜馆”,领队说,晚上可以奢侈一点了,可我一看那菜盘的架势,还是只点了三菜一汤,一道红烧肉烧干豆角,一道芋头肉末,还有就是例行的青菜和汤,只花了我们35元大洋,已经吃的很满足了,害的领队想奢侈一下的欲望都没有实现。
现在去婺源的人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说婺源是中国最美的农村说实话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我觉得婺源吸引人的是在于它很多地方还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质,不知道再过几年,婺源的旅游越来越发达以后,婺源人还会不会依旧保持淳朴,在婺源的农村还能不能享受到悠闲的情绪,这些水墨画一般的村子还剩几个能值得一去?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