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讲述自己的攀岩之道 无限挖掘自身潜力
2012/2/23 11:21:46
初识野攀
生活在上海,你会抱怨淹没在人山人海、钢筋水泥,受迫于工作生活,但如果你愿意把生活安排得精彩,那还是有很多选择。比如我定期前往攀岩馆,亦健身亦交友。
而直到我在室内岩馆抱石、爬线路了大半年后才有了第一次野攀机会——2010年9月在杭州象山的华东岩友嘉年华。回想那一次经历,自己全然是个户外盲,但第一次野攀让我体会到了攀岩的另一个世界,不同于在室内抱石的固定、死板,户外攀岩更加多样丰富,但也会面对更多的困难,要随机应变,要选择,要克服恐惧,只有自己上了岩壁才能感受到高度,手指才能摸到石头的锋利,闻到泥土的涩涩,也有机会抓住一棵救命小草。这种经历令我探索到自己的另一面,独自面对不得不面对的困难,要抬头看,看看目标看看希望,一步一步向上的动力是依靠能力的,没有一步登天的奇迹,坚持的态度不一定会使你成功,但是一定会挖掘出更具潜力的自己。无奈无助,想放弃的时候你会害怕,害怕的不是向上的高度,而是向下坠楼的恐惧。
从野攀回到城市里的室内岩馆,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的技巧、力量和耐力,向往另一次远行野攀。
攀岩感悟
在攀岩圈,谁没有这样的愿望:爬遍全世界!爬得越多,你会体会到自己与岩壁的关系不是对抗,而是互助融合,岩壁青睐有力量的人,但这种力量是拉近你与自然的距离,要顺势要借力,要听从岩壁的声音,放下自己的傲视和侵占,与岩壁为友,与大自然为友,所以我最初假设的户外精神实则是对自己的要求:征服、挑战、对抗,给自己一个机会,无限挖掘潜力。
我是个攀岩菜鸟,我是个认真打酱油的Climber,但我有自己的攀岩之道,我每爬一条线路都会亲吻岩壁,会对岩壁说“你好,我是攀岩者小兔。”
阳朔攀岩行 征服“瑞士奶酪”
于是去年年底与岩友相约春节长假前往广西阳朔野攀。阳朔可谓中国攀岩的圣地,不仅因其闻名天下的山山水水,更因其拥有数量、质量和难度上丰富各异的线路,适合各种攀爬水平的攀岩者,而在这里也常年居住着许多攀岩圈内的中外高手,在镇上有着许多以攀岩为主题的旅店客栈、餐馆和小店。
阳朔行的同伴是两名经常在岩馆相约的岩友,此次是我们三人第一次同行,出发前不仅确保各自的联系方式顺畅,还保留好彼此的应急联系人,以备万一。我们提前准备好的装备有各自的攀岩鞋、安全带、粉袋、安全帽、水壶、食物,还有共用的一条70米的绳子、20把快挂和席垫。
我们抵达桂林后转车前往阳朔镇,来到先前联系好的岩友的旅店时已将近下午三点半,放下行李,拿上装备立即出发。是的,从踏上阳朔的第一刻起我们对触摸岩壁的热情就迸发了出来。当天下午我们赶着从阳朔镇到高田镇的中巴车到达酒瓶山下,摄氏三四度的气温加之阴湿的气候,确实有点不适合攀爬,所以攀岩前更需要做好热身运动,拉伸筋骨从腰腹、腿脚到手指关节。
户外运动考验的不仅是胆量,也是谨慎。每一次攀爬前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佩戴合理,与保护你的队友互相检查绳节、绳扣是否结实。这种谨慎的态度不是依赖于人,而是依赖于每一次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应急周全的能力。
第一次来到阳朔,没见过喀斯特地貌,不熟悉这里的石头、岩壁,加之期待已久的激动心情,准备起步攀登时却多了紧张感。向上爬了没两步,手指开始发冷,但是本能会让你更用力地用手抓住湿冷的岩壁,而眼前一长排尖锐的石岩让人不知如何下手。人在独自面对自然界困难的时候,悲观、恐惧、无助、退缩都会出现,比如死拽着眼前的点,找不到向上的途径,无限的消耗体力,然后想放弃,要求保护你的队友给绳把你放下;而此时在地面上方四五米,队友是不会容忍你的放弃,他/她会拽着你,给你加油、呐喊、鼓励,建议你动作方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