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爬山五十人苦寻一夜
2012/12/10 9:40:06
8日下午,3名青岛科技大学的大二男生突发奇想去"征服"崂山之巅,他们顺着大河东水库附近的野路上山,结果在接近无名山顶的位置迷失了方向。12月8日晚11时30分,50余人的救援队冒着严寒搜山近6小时,才终于在山顶一块大石头下方找到了蜷缩在一起的3名男生,9日凌晨将他们营救下山。莽撞登山引发此类事件频发浪费公共资源,在微博上引发争议。很多市民建议此类救援产生的费用应由违规者自付。记者 宋新华 田璐 通讯员 刘海青
报警:鲁莽爬山被困山顶
李志伟、闫冬冬和李志3人是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大二的学生。李志伟以前曾利用周末的时间跟随岛城一些业余登山队上山游玩,前不久,他跟随登山队一起从大河东水库附近上过一次山。闫冬冬和李志两人对爬山也充满兴趣。12月8日下午,3人突发奇想,打算一起去"征服"崂山巨峰。按照他们的想法,下午3时开始登山,不到傍晚6时就可以下山。
3人只带了3瓶矿泉水,就乘车来到大河东,然后在李志伟的带领下从大河东水库一侧开始登山。山中气温非常低,矿泉水都开始结冰。很快野路走到尽头,但3人没有回头的意思。"看到山头了,既然来了,就再往上爬爬,到了巨峰从好路下山就是了。"可当3人快爬到山顶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山头根本不是巨峰,周围还有山头比它还要高。此时已经接近下午6时,天色开始暗下来,他们决定下山,可没走多久就发现根本找不到下山的路,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很快他们连东西南北都辨识不清了。意识到自己彻底迷路了,情急之下他们想到了报警。
救援:警民搜救也迷了路
下午6时10分,接到报警后,崂山公安分局立即指派沙子口边防派出所民警上山搜救,并协调林楠消防救助站12名消防官兵协同救援。沙子口边防派出所的副所长王广发带领两名民警,携带强光手电赶往大河东水库,消防官兵则携带上了救援绳、强光手电、救生担架、医用急救箱等设备出发。下午6时30分许,民警与消防官兵在大河东水库集合,然后找到当地居民带路,开始上山搜救。
救援民警与3名男生通话,让其描述其所在地点,但三名男生所处位置周围漆黑一片,只能看到远处山下的点点灯光,无法说明位置,对于其登山的路径3人也描述不清。一开始,王广发猜测3人是从茶涧庙方向上山,救援人员沿着这个方位搜索,可走到头时发现这条路与3名男生描述的野路差距很大,第一次搜救失败。
随后,救援人员分析3男生可能是在迷魂涧一带,于是又重新找到去迷魂涧的野路。然而,救援民警发现这条路也不对,这时也无法确定自己身处何处,第二次搜救又告失败。崂山公安分局局长戚杰了解情况后,亲自指挥,调派两路民警上山救援,流清派出所和南窑派出所民警赶到大河东西侧,从此上山搜救;另一路太清派出所民警从八水河一带上山开始搜救。
搬兵:请来了蓝天救援队
为了加快救援速度,民警请求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蓝天救援队火速集合了21名救援队员,携带GPS等专业救援设备赶往现场。晚上8时34分,救援队员赶到大河东,7名队员留守山下负责联络,队长李延照带领14人小队上山。晚9时22分,救援队和救援民警和消防官兵在迷魂涧的路上会合。此时山腰位置风力达到7级,气温达到-10℃,救援人员携带的矿泉水全都变成了冰块。"有了GPS我们就不怕了,只要我们找到被困学生,那就一定能找到下山的路。"王广发在电话那头简单和记者对话后,就投入到搜救工作中。
前往采访的本报记者赶到大河东水库东侧的深山抬头望去,只能看到黑黝黝山体和满天繁星,寒风刺骨,气温低到记者握相机的手很快失去知觉。"只要一天黑,再熟悉路的人也不认路。"带领记者赶到现场的大河东村民介绍。
此时,3名大学生已在山顶冻作一团。李志和闫冬冬口袋中正好放着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