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山难:被捡走的背包和缺经验的领队
2012/12/31 16:43:27
12·22灵山山难拼图。
12月22日傍晚,两名驴友在穿越灵山时被困在山上,并且已经失去联系,其中一人出现失温现象。 武警、公安、绿野救援队、红箭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各种官方的、民间的救援力量彻夜组织施援,然而最终结局很不幸,12月23日12点多,救援队终于找到网名为小飞和无碍的两名遇难者,但均已死亡。
这个消息伴着北京冬至日降到冰点之下的气温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为什么两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隐患究竟在哪些环节便已悄然潜伏下,纰漏又是在何时发生?
对事件细节的追溯及还原,对山难原因的分析推理,绝非无意义,唯愿逝者安息,祈望生者警醒。
事件过去三天之后,参加此次户外活动的队员"飞翔的大鸟"、当天参与救援行动的绿野救援队几名队员和几十名关注此事的驴友聚在一起,尝试如拼图般用一片片碎片记忆还原全貌——虽然知道,其实已不可能还原出百分之百的真相。
这次活动是以那种常见的在网上发帖召集的方式成行的。主帖发在绿野INFO上,在517和8264等户外网上也同时发帖。原帖子名为"【天行队】12月22日周六【登顶北京第一峰——东灵山】下马威-灵山主峰-下马威一日往返活动",由认证为备案领队的煊儿发起,副领队为马云飞。但是据参加活动者说,这已是改过一次的日期,因为天气原因把原定的时间推迟了一周。
按照煊儿12月24日发在绿野风版上的"关于灵山事件的情况说明"称,22日早上7点35分由集结地苹果园地铁站出发,在车上重复强调了行程和下撤时间:所有队员只能到达五指峰原路返回,14点不管你走到哪里必须往回撤。于11点到达下马威,穿好装备,照了合影后开始上山。当时不觉得很寒冷,微风。马云飞带领大家走前队,煊儿是收队。
煊儿称14点和马云飞用手台联系,得知前队共5名队员在五指峰,"我说你带着大家往下撤,不管你在哪里必须往下撤",煊儿称此后一边安排队伍下撤,一边不断与马云飞联络,得到的信息都是已经下撤了。到15点突然开始起风,吹起飞雪,天气很快变得很不好,风越来越大,并开始下雪。16点20分左右,队员陆续回到车上,清点人数时发现少3人,过一会儿队员张春刚回来,"这会儿我确定和马云飞在一起的队员叫无碍"。煊儿称,不一会儿有其他队的队员过来,说撤的时候看见一个背包就背下来了,并说现在山上风很大,能见度不到20米,建议安排几个体力好的队员去接应一下。
17点救援队员出发,大巴车缓慢开动寻找手机信号,煊儿和其他队员开始打110、119、120报警,并联系在北京市内的老张和龙女帮助寻求救援。18点40分,返回山上救援的队员发来消息:已经抄收到马云飞,因为风雪很大已经把下山的路覆盖了,他们找不到路,马云飞在搀扶队员"无碍"摸索往下撤。
脱离大部队的驴友
网名为"白色墙角"的队员声明"对小飞和无碍的遇难非常难过。不发表任何观点和评价,也拒绝任何媒体采访和求证","仅应煊儿领队请求回忆当初事实经过"的帖子,基本只有时间节点和最简略的行动概要,但也提到,16点半之后与小飞联络,小飞回答还在五指峰附近时,"所有车上队员都很惊讶,估算他们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都很着急。"
队员"飞翔的大鸟"或许是那天的队员里仅有的没有躲闪,愿意同外界交流感受的人。12月26日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大鸟",右耳朵和右手中指与无名指包裹着纱布,那是冻伤给他留下的痕迹。虽然他的情绪还没有从事故造成的应激反应中平复下来,有些话题会一下子激动起来,但是对自己此行的细节叙述,已经开始具有反思的意味。
他说,这次活动和他此前参加的户外活动类似,队员都是萍水相逢,在车上才开始互相认识,也就谈不上对彼此的体力和能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