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板评测分类
2009/1/7 9:26:25
一、硬雪板(groomers,机压雪道)

    割出一个干净的弯,生活中比这感觉更好的事儿不多,这些年来雪板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完美的carving弯,本类别的雪板专注于carving,它们腰都很窄,通常72mm以下,因此便于在脚下滚转吃刃,以便腰线做它们的事。

1.SL类板
    面向的滑雪者:专家级高手,喜欢干脆利索的紧凑连续弯,偶尔也许会客串一下小回转赛道。
适合的地形:典型美国东部雪道——陡峭、狭窄并且常常非常坚硬。拥挤区域较多,包括树木。
弯:这类雪板的转弯半径在10-14米,标准的紧凑小回转赛道半径。

2. GS类板
    滑雪者:长弯高速行家,血液里带这些赛手的成分,或者好斗的巡游者——喜欢开阔雪坡,一冲到底。
    地形:有充足空间的机压或硬雪雪道,冰面似的赛道般条件不是问题。
    弯:转弯半径在14-20米,GS竞赛的典型弯型。

3. 性能板
    滑雪者:高级滑雪者,喜欢整个雪域,但是大部分时间会花在机压雪道上carving画圈。
    地形:山上的大部分地区,不过最好还是雪比较坚实的地方而不是软学深雪。
    弯:转弯半径通常在14米上下,恰好介于GS和SL之间。

4. 提高级(板)
    滑雪者:应付蓝道(北美中级道)有余,尝试着向黑道(高级道)进发,以掌握更精准更有控制的弯。
    地形:易滑的,中级或中高级机压雪道,偶然尝试更有挑战性的地形。

二、多用途板(今年SPM杂志不再用All-Mountain这个词儿,而改称multi-conditon)

    啥都想要——陡坡,机压道,蘑菇,硬雪,软雪,没有哪种板能够样样应付完美,但确实有一些已经很接近了。这些雪板比硬雪板宽,腰围可从70mm直到82mm,从而得到更好的软雪性能。转弯半径多样,从12米到18米都有,因此选择权在你,根据你的喜好和转弯方式。

5. 高性能板
  滑雪者:行家里手,能够又快又狠的驱使雪板完成任何事,任凭地形雪况的变化。
地形:全地形,全雪况,除非无底的深粉,best on black越黑越好。
弯:carving不错,拧(swiveling)也不错,不同的款有不同的擅长弯形。

6. 性能板
    滑雪者:坚实的全地形高级滑雪者,正努力步入行家行列。
    地形:偏爱机压雪道,也玩蘑菇、陡坡,偶尔也可能滑滑深粉。
    弯:要注意雪板的转弯半径,这个类别的雪板差别很大,不过GS型的形状最常见。

7. 提高级
    滑雪者:巡游雪友,就差那么几堂课和一点信心便可享用whole mountain,
    地形:最爱蓝道,黑道也马马虎虎,假如速度不太快的话。硬道上还行,软一点更好。
    弯:中等尺度的弯最理想(14米上下),当然多样化是本游戏的代名词,高速还不太理想。

三、野雪板(Freeride,暂时想不出更贴切的中文名字)

    你充满梦想。看了那么多滑雪影视,总是梦想自己能是那位在大山中劈出巨幅线条的牛人,你是大山型的雪友,总爱在道外探险,相当多的时间都花在没压过雪域,你也喜欢偶尔跃入空中,因此也要求雪板能起个起码的平台作用助你稳定着陆。你太喜欢自由滑的“自由”了——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的自由,无论条件,于是松软无际的雪原才是你梦中的仙境。

8. 中胖(东区)
    滑雪者:高级到专家级高手,大部分时间花在黑道上,喜欢挑战性的复杂雪况
    地形:越软越深越好,但是良好的腰线和板刃仍然是必要的,以应付偶遇的硬雪场合。
    弯型:通常最好是GS式的长弯,能够carve机压雪道,但也有足够的浮力可在软雪中摆动(pivot on soft snow)。

9. 中胖(西区)
    滑雪者:你更多是在西部滑雪,并且想找一付能一剑走天下的全天候武器。
    地形:场内粉雪至烂雪是它的基本要素,但也能有效地处理机压雪道或深粉。
    弯型:可在机压雪道上GS carving,80-90mm的腰也足以在深雪中浮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