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雪山遇到雪崩注意事项及常识
2012/3/12 16:26:50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在户外登雪山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引起雪崩。
雪崩的形态和规模是都不一样的,即使是小的雪崩也是很危险的。一般来说,雪崩分为三种类型:
1)板状雪崩:大部分在雪崩中丧生的人都是死于板状雪崩。当一层硬的粘结紧密的雪层压在一个更松软的粘结不够紧密的脆弱雪层上,板状雪崩就有可能发生。
雪崩的状态
很多时候,脆弱的雪层只能刚刚好支撑住上面的雪层,只要有一点额外的重量(例如一个滑雪者)加在上层雪层上,下面的脆弱雪层就会塌陷,稳定的完整的雪堆就会崩塌,这样板状雪崩就发生了。板状雪崩通常都涉及到巨量的快速运动的雪。就像我们在一些视频中看到的雪崩受害者(滑雪者)所触发的典型的板状雪崩,
触发点都是位于崩塌线下方的中间位置,这就使受害者的逃脱变得非常困难。
2)流雪雪崩:流雪是低温的粉状表面雪的流动,通常情况下危险度要较低。但是,流雪可能将滑雪者推出悬崖或岩石地带而造成伤害。有时你可以在流雪中控制住或穿过,但是一但在错误的地点遇到它就会毁了你。
3)湿雪崩:湿雪崩是在气温较高时,表面雪层融化后饱和含水的情况下发生的。水降低了雪层之间的粘合力,雪崩就发生了。
湿雪崩比干雪崩的运动速度要慢很多,但是也是很危险的。如果气温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处于冰点以上,那么发生湿雪崩的概率就很高。如果你穿着滑雪板在雪面上能下沉到脚踝位置,那么雪就湿到很可能发生雪崩。如果你戴着手套抓上一把雪,雪水能打湿你的手套或者水从雪团里挤出,就很可能发生湿雪崩。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断你是否处于一个雪崩易发生地形中,换句话说,你所处的地形是不是陡到足以发生雪崩。
确定地形是不是足够陡,最好就是用坡度仪或倾角仪去测量。学会识别雪崩地形是雪崩危险评估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雪崩的规模
小于30度的坡度很少会发生雪崩。超过30度的坡度,特别是超过35度,就很容易发生雪崩。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在超过30度的上坡上滑雪,这就把我们带进了雪崩地形中...如果你已经感觉到兴奋了,那就很可能已经是35度或更陡。
雪堆
即使地形已经是足够的陡,雪崩也只会在雪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发生。
当雪堆是稳定的,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滑,但是雪堆不稳定的话,小心了!所以当我们身处在超过30度坡度的地形里,我们必须判断出雪堆是否稳定。我们该如何做?
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一个典型的雪堆实际上是很多不同的雪层一层一层叠在一起的。这些雪层是在整个冬季里在不同气温不同风力的情况下在短时间降水形成的。
这些雪层从最硬的冰状雪层到非常松软的"砂糖"雪层,以及处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所有可能的雪层。最典型的不稳定雪堆是当一个板状雪层位于一个脆弱雪层的上面。板状雪是一个雪层里的雪有着一定的相互的粘合力。板状雪可以相当的硬也可以很软,板状雪层只需要比它下面的雪层更硬更有粘合力一点。
雪崩的特点
最危险的情况是上层雪层很有粘合力而下层雪层很缺乏粘合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层的板状雪层在平面上是一整块,你可以切开雪层并成块的拿起来,同时,下层的脆弱雪层就像是砂糖。
很多时候,下层的脆弱雪层只是能刚刚好支撑住上层雪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丁点额外的压力或重量(就像一个滑雪者)就能导致脆弱雪层的崩溃并引发一次雪崩。
另一种类型的不稳定的危险雪堆是气温在冰点以上导致一定比例的雪堆融化后使某些特定雪层饱和含水,这就会导致湿雪崩。
为了减少你在雪崩地形里的危险,你必须能够辨别不稳定的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