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探奥太基实录 登顶只是探路
2007/6/2 23:44:47
罗罗说:奥太基70%的线路是攀岩;
罗罗说:30%的路线过刃脊;
罗罗说:之前有几只专业登山队试攀未果;
罗罗说:至今还只有我们3个人登顶。
三奥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在藏经佛典里对主峰奥太基有这样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描述:“坤在嘉绒的东方,有个叫措曲(即黑水)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叫奥太基的大神山,它有着最大的活佛和最大的喇嘛的神灵。是神山之首领,只要诚心地敬仰他,就能驱魔除害,降福百姓,为你解除苦难。”
于是方圆百里的藏族同胞在遇到不幸或喜庆、丰收的时候,都要来这里面向“神山”虔诚地祈祷。
撰文/图片 罗罗
引子
我在雪山脚下长大,三奥的水养育了我23年,三奥的风伴我成长,三奥的一草一木都系着我对这块土地深深的情感,能够攀登到奥太基主峰朝拜神山是藏在我这个藏家孩子心里久久的愿望。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次是否能够成功,因为前途莫测;我们更不敢奢望这次探路将成为重要的历程,记载在雪山之上。我们只想登上奥太基这座从未有人登顶的处女峰,用最近的方式和最虔诚的心去朝拜心中的“神山”。
10月31日 晴间多云 出发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我和认识很久了的驴友:中国高山向导顾铭、我们马帮的彭哥组成了3人的队伍,在上午9时背上专业的登山装备向从未有人登顶过的三奥雪山主峰——奥太基大神山出发了。
虽然有充分的准备,心里仍然还是有些紧张。为了保持体力,这天我们走的并不快,从我家(2860米)到塔尔甲大本营就用了8小时。在到达海拔3800米的塔尔甲大本营后,建好营地就早早休息了。
11月1日 晴 上路
清晨5点半我就醒了,把头伸出帐篷外,看到了很大的积雪,天上的云层也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屏障,我们只好呆在帐篷里闷着。8点,云层散开,阳光开始洒下,奥太基的雄姿渐渐清晰起来。今天该是个好天气,我们收拾好营地,每人背上了两天的食品、睡袋、保暖的衣物以及装备、一个露营袋和帐篷的外帐,剩下的物资全部留在大本营的石缝里。
9点过,我们出发了。海拔不断地上升,4200米处,我和彭哥换上军用胶鞋当攀岩鞋用(军用胶鞋的鞋底摩擦性能比较好),开始用传统的攀岩方式结组攀登——我先锋攀,彭哥和顾铭交替做后勤保护工作。
就这样上了N多次绳距,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5点,我们连午饭都没吃,却还不觉得辛苦。不过为了保存体力,并得到充分的休息,我们开始寻找宿营地点。又经过了一次攀爬,发现在海拔4600多米的高度有一块长3米、宽2米左右的岩窝,可以勉强平躺,于是就决定在此度过漫长黑夜了。
放下背包,就在此地用外帐简单铺拉一下,建好暂时的宿营地,这时,天已经黑了。在这里睡觉其实是非常不保险的,半夜稍不留心,一个翻身就会滚下山岩,所以为了提高安全系数,睡觉时每人都戴上安全带挂在石壁上。
好不容易睡下了,夜间却又下起大雪,温度表指在零下5度的刻度上。雪直直地击在外帐和石壁中间,偶尔打到脸上非常难受,我们只能把头埋在睡袋里憋气硬睡。还好,一夜平安无事。
11月2日 晴有大雪 拉锯
因昨晚的雪,我们 8点左右才起床。放眼望去,满目的白雪皑皑,日出下的连绵群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幻。在冬阳的沐浴里,我站在外帐不停地闪动着相机,一张一张,总觉得没拍够。
今天按原计划冲顶。9点整,每人带上中午的干粮和一身装备又开始了攀爬。山路漫漫,11时才终于爬上了一个山脊,这时才发现顶峰离我们实在太远了。看来按原计划是行不通的。
面临的选择很简单,要不回去拿生存装备,要不就只能放弃。好不容易上来了,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于是商量之后决定,我和彭哥转回去拿东西,而顾铭用solo方式继续攀登。
真是祸不单行,在我们下到昨晚的露营地后,却又发现了新的难题——看了所有的生存装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