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可可西里车辆装备细节(连载六)
2008/4/15 16:14:40

第六章——遥望青色的山岗

可可西里,蒙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岗”,另有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不过我个人的想象力怎么也没法把这地方和少女联系到一起,还是“山岗”这么低调的词好了,从理论上说,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不过随着牧业及矿业的逐渐侵占,保护前景似乎也不容乐观,沿途尽管并没有见到什么盗猎分子(准确的说是人都没见到,总体而言最近两年打击盗猎成果不错,而且这个季节盗猎的也懒得来,通常四五月间较多),各种野生动物貌似也优哉游哉,种群数量恢复十分乐观,但偶尔可见的废弃油桶、酒瓶、营地设备以及挖车痕迹,联系起不断上涨的矿物资源价格,预示着这里的平静已在逐渐被打破。自1987年中科院可可西里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以来,时光已静静流逝20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也走过12年的历程,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地质地貌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因此,本年度的科考目的主要有:1) 研究青藏高原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高原的抬升历史;2) 采集和建立可可西里地区的种质资源;3) 揭示该区15年来生态与环境变化趋势及高原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4)研究可可西里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关系。当然具体的研究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外行简直是盲人摸象,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每天跟着科学家出去转悠,总结下需要带的装备倒是必要的。
                  首先,可以列入我此行最遗憾装备的是——地质锤,武装到了牙齿,怎么就没想起来带这玩意呢?(经验啊经验,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这回跟随科考等于是上了地理速成班,各种石头拣了一口袋,实战比课本上好玩的多,科学家人手一把,见到“可疑”的石头就随手敲开,成因、结构、研究价值娓娓道来,当然我个人还有个比较庸俗的念头,总想拣着大个的石榴石或狗头金(从理论上讲,火山喷发物里出现金刚石也是有可能的哦~~),蹭了专家的锤子才发现,这玩意也还真有好坏之分,国产地质锤的手感、力道、耐用程度还真是比洋牌子差不少,举个例子,同样敲开一块石头,只要掌握发力诀窍,美产ESTWING的出力要小很多,还不震手,锤子重量也轻很多,这之中既有设计的原因,也有材料的原因,尽管价格差距也悬殊,但基础工业差距可见一斑。

美产ESTWING地质锤  国产地质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