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4.15:千年泼水节 吉祥沐天下
2009/4/20 15:46:29

今年是傣历1371年。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新年节庆活动从13日开始,将一直持续至月底。据介绍,一般来说,头三天的活动最为精彩:第一天,傣家人要划龙船、点起孔明灯,祈盼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邀请上天的风神、雨神和谷神来人间参加泼水节;第二天,人们汇集到赶摆场,参加赶摆活动,挑选喜欢的商品、品尝傣家美味,漂亮的傣家女儿将在这一天向自己的心上人投掷香包;第三天,傣族人民和中外游客在泼水的祝福中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取自澜沧江的圣水送到泼水节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泼水节2006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和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傣族人认为,在节日里谁被水泼得最多,谁得到的幸福也最多。
4月15日,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市完全成为一个“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在泼水广场,以纪念神话传说中为民除害、斩杀恶魔头颅的七个美丽勇敢的傣家姐妹的取水仪式宣布泼水节的正式开始。大约2万人“装备”着水盆、水桶和水枪,相互追逐、泼浇、喷洒,广场上方水花四溅、笑声鼎沸。

两位傣族小姑娘沐浴在狂欢的祝福之水中。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市民在行驶在大街上的货车里互相泼水嬉戏。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当地群众在澜沧江边举行取水仪式。

市民和游客在澜沧江边燃放焰火和孔明灯,为泼水节放飞祝福。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一位外国游客也穿上傣族服装,沐浴在吉祥之水中。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泼水节,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西双版纳、德宏的传说都是由“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得来,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