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牛庄--五岳寨--王坡探路(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户外探险网站  作者: [字体: ]
图片资料_牛庄--五岳寨--王坡探路(组图)_乐途旅游网

图片资料

  讲天仙配故事、听九猪峰传说、走十里杏花沟、翻天台大垭口、阅王母观苍桑、观普光寺佛光、揽悬崖翠柏胜境、游下关水库风光——

  引子:

  “朋友,你一定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但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它就发生在我们河北,灵寿县一个叫牛庄的地方,那就是牛郎的家,离牛庄四五里有另一个山村叫女庄,那里是织女的家,在它们南面有一座高高的大山,山上有一个王母观,那是王 母娘娘居住的地方,如果你对那感兴趣,请跟我来吧。

  一、兵发灵寿县

  发往五岳寨的汽车开车了。两个多小时后,汽车进了太行山区,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车过了西岔头,远远的望见左手远处有一座大山掩映在群山后边,露出陡峭的山尖。“这座山山势不错,有机会要爬一爬。”我心里暗暗的想。公路围着横山岭水库饶了一个圈儿,车很快过了陈庄,那座山一路与我们相伴、还在我们左边,我隐约感觉到我们今天要爬的就是这座山。

  车停了,“你们去王母观就在这下,这是唯一的一条道。”售票员对我们说。我们急忙下车,只见左边一个牌楼下,三马道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路口几辆正在等客三马立即迎了上来。“请问上王母观怎么走”? 达娃上前问道。“上车吧,一直送到王母观”,“我们不走大路,走小路”。 “就这一条路,小路上不去。”见我们没有坐车的意思,车老板的热情减了七分。我们决定先到牛庄去再说,顺着公路向前走,十分钟后到了牛庄,在村口遇到一位姓杜的老乡,老杜热情的把我们领进他家,又是看地图、又是在纸上画的给我们讲述去王母观的道路。据他说村民们上王母观都是走大路,小路只听说能过去,但没走过,但最后他还是热心的答应将我们带到五、六里地外的另一个小山村——九岭,那的人知道小路怎么走。看看表已快十二点了,我们决定先吃点东西,于是一顿狼吞虎咽。老杜也略吃了点饭,他说九岭来回要三个多小时。

  二、勇闯荆棘林

  十二点半,我们出发了,顺一道开满杏花的大沟走不多远就到了山脚,老杜问我们走大路还是小路,走大路到九岭好走且快半小时。但我们是探路者,企能走大路?于是我们拐上了小路。说是小路,但脚下一点路的痕迹也没有,开始坡缓草稀还好走,但没多一会儿坡越来越陡了,到处是密密麻麻的酸枣棵子和没膝的荒草,所幸现在草都是干草,如是夏季的青草则滑的没法走。老杜说此路他也仅走过两次,根本不知哪好走,只能是大估摸的冲着一个方向走。我们跟着老杜挑着荆棘少的地方之字形的向上攀登,老杜惯走山路又是空身还好些,我们背着装备可真是寸步难移,虽小心逸逸,仍不时的被扎挂住,队伍渐渐拉开了距离,坡越来越陡,到后来足有60度,酸枣棵子也越来越密,走在老杜身后的我本想拔出刀来开路,但脚下立足不稳没法卸包。正爬着,忽听后边的达娃叫了起来,回头一看,原来她被两棵酸枣挂住脱不了身了,此时恰好我脚下有一尺大稍平之地,于是卸下包抽出刀来回去救援,待赶到时达娃已挣脱了,代价是防潮垫套被挂开了两三寸长一三角口子。手上也被扎了几个刺。(可怜的达娃啊)

  有刀在手就好了,不但可以砍荆棘,陡的地方还可以刨脚窝(自制的柴刀果然实用)。我们一鼓作气攀到梁上,左边的山沟里盛开的杏花一直延续到山顶,沟对面的大道清晰可见。休息中,老杜指着前面的九个山头给我们讲了九岭山的传说:古时山上有个石人修练成精,每日赶着九头山猪下山祸害百姓,众乡亲苦不堪言,一日,一南方来的异人云游到此,听得此事大怒,发誓要为百姓除害。经过多日探访,发现原来是石人在作怪,于是经过一番恶斗,除掉石人,九猪没了石人驱使,再不下山,慢慢化成了九个山峰。

  再向前进,虽还是遍布荆棘但坡度比刚才要小,好走多了,再翻上一个大坡,终于到了原先看着是山顶的地方——一个梯田环饶,柿树遍布,杏花灿灿,炊烟渺渺如世外桃园般的小山村——九岭。看看时间是两点半。

  三、直上南天门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九岭以后的路怎么走老杜也不知道,他连问了两个老乡,都说去王母观要走大路到南沟,顺沟而上翻过山上的垭口,再向下行才能到王母观,共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小路能走吗?”“不行,草太厚没法走。”

  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老杜,放弃大路,冲着垭口方向直插过去。翻过一道山梁又一道山梁,沿途不时碰到正忙于春耕的老乡,老乡们热心的为我们指路,一口同声的说小路没法走,可能是不相信我们这些城里人穿山越岭的本领吧。但我们却偏偏不信邪,在连过了几道山梁后,我们终于到了老乡说的南沟村。擦村而过,沿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溪,我们嗍溪而上,很快又远离了人间烟火。正走着,达娃又喊了起来:“你们看远处那白色的是冰吗?我有点肄惑,“不会吧,可能是白色的石头。”再行一截路,看的更清了,是冰,真没想到已是清明了,在这海拔不足千米的地方居然还有冰。我和浪子兴奋的向前冲去,达娃却喊道:“这有条小路拐到山梁上去了,应该走这条路。”说完拐上了山梁。浪子说道:“我们先去看看冰”然后和我一鼓作气冲到冰前,只见几大块残冰卧在沟中,不时的有融水从冰上滴下,下边的溪水像纯净的宝玉,“正好补充点水,以免晚上宿营地没水源”,我和浪子掏出水具一一灌满,浪子又沿溪流向上走去,而我怕达娃独自走山梁有什么闪失,在陡硝的沟壁攀援而上去赶达娃。这段陡壁约70度非常难攀,快至顶时几乎没“路”可走了,几欲放弃,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待攀到梁上却不见达娃的影子,“达娃呢?”我大声的问下边的浪子,“可能在你前边”,于是我加快速度向前赶去。十分钟过去了,不见达娃;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她的影子,大声的呼唤,也听不见回答,甚至连浪子也没了音讯,寂静的大山里除了我的脚步声就是鸟鸣,我有点后悔,三个人不该分开,达娃一个女孩子,浪子没有帐篷,一旦走失……。此时唯一的办法是赶到垭口等待三人会合。继续急行军,一路狂奔,气喘虚虚,汗如雨下,垭口终于到了,只见两座高大的山岩并立,中间是五六十米宽的山口,就像一座硕大的城门,好一个南天门也。左侧岩石上一溜人工凿的脚窝,将路引过一个石缝,一切都和老乡说的一样,路无疑是对的,可那两只驴呢?莫非他们已通过垭口了?他们能走那么快?不可能,即便他们先到垭口,也一定会在此等侍的。刚才一路急行军,早已清疲力尽,赶紧卸包吃点东西,又一气喝了半瓶水,气喘稍定,回头看去,一块巨石后闪出一个小红点和一个小黑点,是他们,我兴奋的向他们挥手,他们也向我挥起了手,我们终于会合了。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