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专访淄博市旅游局局长常传喜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四是努力实现“五大突破”:

  ①大项目建设实现突破。两条精品旅游线和七大旅游区所在区县要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限制,用市场手段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发展产业的思路,高起点、大思路组织编制好重点旅游区开发规划。按照突出特色、增强旅游要素的要求,对区内现在景点和项目进行深度挖掘,策划提升,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增强吸引力。本着小而精、大而特的要求 ,联合市发改委、建委、规划、文化等部门聘请国内外一流策划机构或文化专业公司,重点围绕七大旅游区优势旅游资源,高创意、大手笔创意策划几个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力争两三年内打造几个国内知名、市场前景好、有轰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力的高端旅游项目,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列入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在项目用地、招商、建设、资金、宣传促销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②基础配套建设实现突破。围绕“经典文化旅游线”和“生态休闲旅游线”,突出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要素水平。在七大旅游区主要景区(点)开展大规模的景观林地和绿地建设,力争三年内使主要景区(点)实现绿量充沛、特色独具、景色宜人的目标。从今年起,力争三年内通往七大旅游区景区(点)的道路及区间道路要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同时按照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完成道路两侧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及环境美化亮化工作;景区内骨干旅游专用路要达到国家三级公路标准。联合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因景治污工作规划,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抓好景区周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争短期内使七大旅游区内景区周边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经典文化”、“生态休闲”主线上的区县要规划建设一批星级旅游厕所,景区(点)内现有的厕所年内要全部完成改造升级。七大旅游区内的主要景区要按照A级景区(点)创建标准完善配套设施,特别是停车场和旅游厕所建设。在通往七大旅游区主要景区(点)的交通干线上设置规范的旅游标识。开通张店通往七大旅游区各主要景区的周末专线旅游车和联通主要景区的区间旅游车,切实方便市民和来淄游客。

  ③骨干企业进军旅游实现突破。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化的办法配置和整合旅游资源,破除条块分割,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资源开发机制。七大旅游区所在区县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和得力措施,坚持市场化运作,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开发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旅游骨干大企业、大集团,从根本上改变淄博旅游业投入不足、低水平发展的格局。当前,要在引入我市骨干企业进军旅游业上实现突破,发挥示范作用。要积极引导旅游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造,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加快培养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我市陶瓷、琉璃、丝绸等产业资源优势,与工业、农业等部门要联手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力争三五年时间,培植发展陶瓷琉璃、百年煤矿、丝绸纺织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左右、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10个左右;培植发展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左右、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左右。

  ④市场开发实现突破。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盟、上下联动”的旅游促销机制,合力打造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广泛推介主体旅游线路产品。七大旅游区所在区县及主要景区也要立足资源和产品特色,组织编制旅游市场营销规划,增强市场开发的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重点做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努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重点抓好省内周边城市及河南天津河北等客源市场,适时开发长三角市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利用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积极宣传推介淄博城市形象、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抓好“经典文化”、“生态休闲”等线路产品的策划、包装和宣传,努力把其打造成为省内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积极邀请国内外新闻记者、旅行商及艺术家到淄博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高水准创作一批反映淄博旅游的文艺作品和宣传品。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国际水准,把“一会三节”打造成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节庆品牌。加强区域合作,与济南、青岛、泰安、曲阜等城市进行跨区域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中国齐鲁文化旅游线”。

  ⑤旅游服务提升实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旅游软环境。推进依法治旅,建立完善旅游规章、制度、标准体系,修订出台《淄博市旅游业管理办法》,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七个十佳”创建活动,评授出一批旅游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综合素质。大力推行诚信旅游建设,在全市组织开展“共建诚信淄博旅游”活动,建立和完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深入开展“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在全市旅游行业普遍开展细微服务、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为游客提供满意、舒心的优质服务。进一步抓好旅游市场的规范整治和安全监管,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淄博旅游形象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大力实施科教兴旅,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积极开展首席(优秀)导游等创先评优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引导发展新业态服务设施,提高现代旅游服务水平。

  在旅游资源及项目开发上要打造特色品牌。旅游产业是“点子”产业、创意产业,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强化创新开发,注重寻求差异、追求个性,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抓好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淄博旅游的特色品牌。重点抓好以下项目的开发建设:

  一是抓好齐文化旅游开发,展现齐文化风采。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旅游开发具有非常好的结合点,是淄博旅游的宝贵财富。着眼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做足挖掘、提炼、弘扬的文章,加快齐文化从学术文化向旅游文化转化的步伐。走好市场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路子,实现齐文化旅游由高雅向通俗、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对中国古车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等一批已具备较大影响展馆,运用现代旅游理念和手段进行再创新、再策划、再挖掘,进一步改造提升,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参与性。利用姜太公在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大做强“寻根游”等系列旅游产品。

  二是抓好足球起源地旅游项目开发,充分发挥对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希腊是奥运会的发源地,而淄博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发源地,这是我市旅游产业走向世界的优质名片。精心筹划,加强足球起源地的宣传推介,将积极参与国际足球事业的重大活动、发展旅游事业、促进文化交流、逐步创造条件承办足球和蹴鞠赛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扩大淄博知名度。多渠道攻关,积极争取使临淄中国足球博物馆成为国际足联认可的世界级足球博物馆,争取举办“世界足球冠军回足球起源地友谊赛”等大型主题赛事,争取国际足联将世界杯火种采集地及火炬传递仪式出发点设在临淄等,真正把足球起源地这篇文章做大做活,做出旅游经济大效益。

  三是抓好聊斋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打造中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聊斋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要与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狐仙故事结合起来,强化开发深度,提高开发品位。按照故里、故居、故事三位一体的思路,搞好蒲家庄的保护性开发,重点抓好夜游聊斋项目建设,把“夜游聊斋”打造成具有很高艺术性、娱乐性的大型综合性观赏、体验、消费项目,形成省内晚间旅游的亮点和热点。

  四是抓好周村“旱码头”旅游项目开发,再现齐鲁古商文明繁华。借助《大染坊》、《旱码头》等电视剧热播效应,对旱码头进行大力度宣传推介;聘请专家进行高水平策划,进一步丰富内容;多渠道融资,解决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在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原则的前提下,围绕大街、银子市街、丝市街等清末民初商业街,引入现代旅游理念,增加旅游元素,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再现其齐鲁商业文化中心的风貌。

  五是抓好南山北水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休闲度假游胜地。按照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齐文化底蕴与秀美山水融汇起来,着力抓好优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政府的指导协调,理顺管理体制,编制以鲁山为主的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开发、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设施配套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将大鲁山生态旅游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健身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北部平原突出做好“水”的文章,积极开发沿黄观光旅游,把马踏湖建成独具江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

  六是抓好中心城区购物休闲娱乐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璀璨中华文化影视园、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神话大剧院和齐文化广场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快进度,尽快投入运营。中心城区要发挥“淄博旅游大本营”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食住行购娱”五大要素的水平,引导和刺激游客旅游消费;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承办和接待各种国际性、全国性的展览和大型活动,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尽快规划建设一批夜间休闲娱乐、旅游购物、餐饮小吃等特色街区,形成游客“到周边游览,在张店住宿休闲”的格局,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鲁中不夜城”。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